• 民间文化
  • 浙江戏曲
  • 非遗保护
  • 文物保护
  • 文化建设
  • 返回->首页->文物保护



    定海发现三石碑都记载“保护水源”
      老祖宗也在搞“创卫”
      现代人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古代人也毫不逊色。昨天,定海城东街道小碶临时菜场边上,舟山博物馆专家发现了3块分别属于清咸丰、同治与民国时期的碑刻,它们记载着同一件事:保护水源、保证畅通、禁止在河道乱扔垃圾,如有违反,任何人可以举报。专家称,先人倡导保护河道环境的石碑,在我市还是第一次发现。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这3块石碑,古朴斑驳,镶嵌于临街的石墙中。面西的那块石碑小部分已风化,立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碑高1.8米、宽近1米;旁又有两块矮碑,高约1米,分别立于同治五年(1866)和民国十四年(1925)。3块碑额刻“奉宪禁”、“奉宪禁阻”、“布告”,分别由不同时期的定海直隶厅最高长官签署。
      3块碑内容基本一致:清理河道,保护水源;严禁侵占河道,严禁搭建篷屋,严禁往河里乱丢石屑、垃圾等杂物,严禁在河道张网捕鱼捉蟹等等。发现违令现象,人人可以举报,官府则严加究办。
      舟山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原档案局局长凌金祚认为,3块石碑禁令一以贯之,可见保护河道,益民利农,古今相沿。3块碑以清咸丰碑最为珍贵,其内容提及社会名流金士奎(鸦片战争时期的名人)、沈有澜(举人)、钱学焕(拔贡)与钱学懋兄弟俩等人的善举,讲述了保护水源与爱护碶\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管理河道碶\闸的措施:一是确定管理人员;二是将社会善士捐献的田、山中的一部分,出租生息,用作管理与修缮碶\闸之用;三是开列禁令若干条,违者严办。为使公众尽知、共同遵守,官府以“布告”形式,“勒石永禁”。
      舟山博物馆副研究员胡连荣说,现在我们在创卫目的就是保护环境。而3个时期的官府以同一内容立此石碑,反映了当时居住在河道两旁的部分居民存在乱堆垃圾的陋习,立此石碑目的是告诫当地住民要世代保持保护河道的良好习惯。
      小碶村民们说,石碑竖立的旁边是河道,对面就是小碶碶门,上个世纪70年代还在,后来新的河道改变线路走向后,这一带老河道填平,大碶\石还在地下埋着。
    2012-05-29 15:44:10
    © 2009 ZJLIB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