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化
  • 浙江戏曲
  • 非遗保护
  • 文物保护
  • 文化建设
  • 返回->首页->文物保护



    瞭望楼上的瞭望

    今天的瞭望楼 王冰摄

    重修前的瞭望楼 阿能摄


      少年时代在建国路一带度过,记不清多少次到瞭望楼附近游戏,印象中这座小楼灰扑扑的,看起来毫不起眼。多年之后重新打量,竟有些异样的风韵。只是脑中有个小疑问:在宿舍楼包围下的小楼,当年是怎么瞭望的?是瞭望城外,还是观察城内情况为主?
      先介绍一下小楼的概况。瞭望楼是一座木结构建筑,位于定海城区桑园新村13号,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由正楼、窠铺、照壁等围成三合院建筑。正楼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19.08米,通进深9.55米,地坪为石板,落地柱子有34根。正楼共二层,第一层为盘诘厅,是把嫌疑人员带回来盘问用的。这一层是穿斗式结构,用八檩,前设廊子,廊柱上采用单翘斗拱承托抱头梁和檐檩,左右尽间布置楼梯。第二层才是士兵们瞭望的地方。前檐柱外设一小方柱,支撑在第一层前廊月梁上,四面开方圆窗。左右尽间采用悬梁结构,构思巧妙,省去檩、柱子,使走廊畅通无阻,扩大了建筑空间,便于士兵突击行动。除了这两层正楼,院中南北面有窠铺,均面阔二间,是城防士兵的膳宿用房;照壁在东面,大门朝南。
    瞭望城内还是城外
      要解答瞭望楼的瞭望疑问,先要从城墙说起。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颁“展海令”,海禁重开,建舟山镇。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城垣,当时修的城墙高1丈,雉堞高4尺。到同治十年(1871),建瞭望楼的同时,重修城身211余丈,城垛1206个,加高北城3尺。那么,当时北城墙的高度为1丈3尺,约4.3米高;如加上城垛4尺,共1丈7尺,约5.6米高。
      根据市文物办1999年测量的立面图显示,瞭望楼二层方圆窗上下沿的高度,分别为3.9米~4.8米和4.4米~4.8米,从这个高度向城外瞭望,视线可以越过城墙观察到城外的情况,但肯定越不过城垛。当然,也有可能瞭望楼的地基比城墙的地基高,但瞭望楼紧靠北城墙,与其内墙基的距离,只有10余米,因此两者地基的高度不会相差很多。这一点,在周边的房屋地基高度上也可以得到证实。况且,北城门上建有城楼,《舟山市志》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修复后,城墙高1丈,……城门上设正楼,每座3间,阔1丈6尺,深3丈6尺,高1丈2尺”。此后,道光二十七年(1847)钦差大臣裕谦,拨款重修东南北三门,并新建西门城楼,重修后的城楼按理不会小于康熙时的规模,负责城墙巡逻对外防护的,应该是城楼内的驻兵,他们的视野和行动范围,比瞭望楼里的士兵更广更方便,况且真要增强这一段的防守,只要在城墙上盖个小屋就可以了。由此,可以断定,瞭望楼的瞭望方向主要是城内。
      定海老城区将镇鳌山的一部分纳入,因此,其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选择在城区的北偏西位置建瞭望楼,地基就比城南一般的房顶要高,站在窗口瞭望,定海大半个城区的情况尽收眼底;同时,瞭望楼以西的城墙跨越镇鳌山,人烟稀少,若有不法之徒,躲过城墙上的巡逻士兵潜入城内(北城门在城墙的东端),在瞭望楼上也能及时发现。于此,不得不佩服当时选址人的考虑周详。
    严峻的历史背景
      同治十年修建瞭望楼,有着严峻的历史背景。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军占领定海,次年二月撤出;却于同年八月份再占定海城,直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七月方才退出。咸丰十年(1860)五月,英法联军侵占定海城,次年春撤出。同治元年(1862)二月,定海城遭太平军附天侯王义钧攻击,城虽未破,但官民受惊不小。20余年来,舟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因此,绅民捐银一万四千余两,加固城防设施,并建起瞭望楼,盘查嫌疑人员,加强城内治安。从这个角度来看,说瞭望楼是警察局的设施更恰当些。
      当然,那时还没有警察一说,定海设立巡警总局,是宣统元年(1909)五月间的事。插一句题外话,民国《定海县志》中有个数字:同治七年 “实在步水匀战守兵一千八百十九名”,相当于现在一个加强团的人数,要他们负责整个舟山群岛的内外安全,实在是够吃力的。
      白云苍狗,往事悠悠。瞭望楼作为定海仅存的一处城防设施,于1997年12月被公布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为留方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
        作者简介:王冰,舟山市作家协会会员,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2012-05-29 15:44:11
    © 2009 ZJLIB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