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
浙江戏曲
非遗保护
文物保护
文化建设
返回
->
首页
->
民间文化
浙江省当代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当代国史研究学术报告会在杭召开
编辑:admin 时间:2009-10-9 14:51:00
浙江省当代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9年9月21日上午在杭州召开。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舒国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社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邵清代表省社联出席会议并致词,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省当代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金延锋做工作报告,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省当代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王祖强主持会议并做学会下一步工作设想的报告。来自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协研究室、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纪委、省发改委等省直单位以及省社科院、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委党校、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推荐的会员代表,共66人参加了会议。
舒国增在讲话中肯定了学会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当代史在社会科学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资政、育人功能,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对当代史的研究;当代地方史研究作为当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有密切的关联,对现实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繁荣发展地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以当代地方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团体,省当代史学会应该在当代史研究、宣传、教育方面起带头作用、骨干作用。他要求学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发挥自身优势,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邵清在致词中充分肯定了省当代史学会的工作,总结出四个突出特色:一是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氛围浓厚、成效突出,体现了学术促会、科研育会的方针;二是注重做好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提高资政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浙江的改革开放、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实现了服务立会、品牌强会的目的;三是注重对外交流,加强沟通联络,有效提升开展学会工作的业务能力、业务水平,遵循了外联壮会、活动兴会的要求;四是积极推进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照章办会意识,促进了学会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实现了依法治会与民主办会的统一。他希望省当代史学会继续团结和组织全省当代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认真总结浙江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经验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智力保障,为浙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金延锋会长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8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即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带动学会工作;加强学术活动,增强学会活力;加强开门办会,促进交流合作;加强培训交流,提升研究水平;加强角色意识,积极配合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加强与省社联的沟通联系,扩大学会影响;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日常工作。
会上,学会副秘书长许柏海做了关于第三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学会秘书长曾林平做了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
会议最后在与有关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浙江省当代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78人、常务理事33人、副会长11人、会长1人、秘书长1人。王祖强新当选为会长,徐志宏、盛世豪、张润生、余振波、葛立成、韩李敏、潘捷军、胡承槐、杨明祥、俞明辉、曾林平等新当选为副会长,秘书长由曾林平兼任。会议通过了聘请舒国增、金延锋、杨树标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的决议。
与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学会关于收取会费情况的说明。
新当选的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王祖强做了题为《做好学会工作 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设想的报告,提出要坚持政治立会、课题强会、学术兴会、民主办会、外联壮会,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新中国60年光辉成就的鼓舞下,在省社联、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领导、监督和支持下,联合全省热爱当代史研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团结一致,共同开创浙江当代历史研究的新局面,以新的成绩为浙江科学发展服务,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在完成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各项议程后,会议随即转入学术报告阶段。大会邀请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教授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新当选会长王祖强主持。省当代史学会部分理事、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公安厅史志办公室、省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有关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张星星教授的报告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发展概况、主要成就、热点问题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思考四个部分。他在报告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是伴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新中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逐步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历史学科。经过多年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取得了四个方面的主要成就,即建立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队伍;编辑出版档案文献,为学术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大力推进学术创新,发表或出版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共同发展。
张教授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科定位、研究主线、历史分期、历史主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失误和曲折问题,分析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国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大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将迎来新一轮的研究和宣传高潮,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科定位,切实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建设,努力拓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视野,深入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档案文献,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浙江省当代史学会 供稿)
2012-06-29 09:10:56
© 2009 ZJLIB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