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化
  • 浙江戏曲
  • 非遗保护
  • 文物保护
  • 文化建设
  • 返回->首页->民间文化



    台州文化——海的“灵气”文化
         由于以海为伴,台州人又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并对台州人的文化性格产生重要影响。海洋文化的一大特征是敢冒风险。哲学家黑格尔对海洋文化曾作过深入分析。在他看来,人类面对茫茫无垠的大海,会同样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是无限的。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航海人都想获利,然而他们是冒着生命财产的危险来求利的,但他们用的手段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恰恰相反,这一层关系使他们的营利、他们的职业,超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高尚的事情。据前人考证,黄龙二年,诸葛直、卫温前往夷州(今台湾)的万人船队就是从章安(今椒江)出发的。Ì  章安作为历史名郡、东南重镇和海上航运的一方都会,成了东吴在东南沿海航运的主要枢纽。有了舟船,海上交易即成可能,嘉定《赤城志》卷二“坊市门”载:黄岩有新罗坊,临海有通远坊,两地皆宋以前外国商人在台州的聚居地。宋代,台州章安、松门两地设立市舶务,成为正式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从此,台州与台湾、日本、朝鲜等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贸易更见频繁。据《台州地区志》志余辑考证:“乾道六年(1170)左右,台州有商人船运铜钱下海;理宗时,日本商人潜入台州、温州等地抢购铜钱,一时造成市面上铜钱绝迹,走私猖獗。因此南宋政权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但其结果仍是防不胜防……。明代,对日本的贸易基本采取定期、定点、定量的限制政策,但中国商人的走私活动仍很活跃”。同沿海各地海商一样,台州海商“冒险射利,视海如陆,视日本如邻室,往来贸易,彼此无间”。Ì  自洪武年间起,明政府为了防止倭寇和海盗的侵扰,陆续颁布“海防禁令”(又称“海禁”)。海上贸易“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人们为了生存的第一需要,尽管长期受到压制,仍以各种不同方式顽强地表达着自己的理念,在禁令和管制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夹缝,形成独特的台州“海洋”文化。
    2012-06-29 09:10:59
    © 2009 ZJLIB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