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化
  • 浙江戏曲
  • 非遗保护
  • 文物保护
  • 文化建设
  • 返回->首页->民间文化



    台州文化特点——隐晦性
         其次是外来台州者隐居,贬谪人员多,也直接影响了台州文化的隐晦性。自章安令孙绰写《天台山赋》以来,台州山水名声大振,引来大批文士骚客,或游山、或隐居。南朝名士顾欢,隐居天台,开馆授徒,招收贫穷士子,受业者常近百人。如果说顾欢首开台州隐晦文化之先河,那么寒山子则为台州隐晦文化顶峰之士。唐代诗人寒山子长期隐居天台寒岩、明岩,数十年的隐居生活,留下三百多首脍炙人口的白话诗,至今仍闪烁着思想光芒。台州文化的隐晦性还与封建时代的官宦被贬谪之地有直接关系。《台州府志》曰:“台古越地,秦前弃弗属,唐时犹为贬谪之所。”“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诗书画三绝”的郑广文,南宋诗人陆游,都是遭朝廷贬谪,才到台州的。他们来台州后,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但又不能直接发泄,只好隐居台州,默默作诗,传道授业解惑,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可以说,在台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生成的隐晦文化,注定士人多注重名声气节,淡于功名,默默奉献,不善张扬,崇尚隐逸;文多忠耿之士,吏多廉洁之臣,武多壮烈之夫,少有奸妄狡诈之徒。泛泛这些都是台州区域文化隐晦性的表现。
         改革开放初,温州人为什么直接打出个体私营的旗号发展经济,而台州人却要戴着“股份合作制”的红帽子?改革开放初期,到处都是批资本主义、割资本主义尾巴,温州苍南等贫穷地方的许多农民,长年在外要饭,听到中央改革开放的消息后,就不顾一切地办起了个体私营企业,印饭菜票、做皮鞋、搞印刷等,但时常受到中央一些部门或研究单位调查人员的指责,说温州资本主义泛滥,有些甚至在公开报刊杂志上说:要看资本主义到温州去!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在政治上抬不起头来,产品销售中受到种种阻力和刁难,贷款、征地等更是不用说了。台州人既要发展生产,又尽量减少政治上的压力和风险,就把个体私营和股份两者融合在一起,搞起了“联户”、“股份合作”、“合伙”等不伦不类的区域组织,对外一律挂“集体”牌子,因为集体有大有小,三个人以上都可以为一个集体。挂一个“集体”牌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别人做生意,就不会被别人指责为资本主义。就是这种文化中的隐晦性,使台州人少吃了许多苦,回避了许多政治风险。正当全国各地为姓“社”姓“资”争论不休时,台州人以隐晦含糊的“股份合作制”绕过了姓“社”姓“资”的大斗争。戴着“股份合作”括号集体这顶红帽子,静悄悄地快速发展,后来居上!使新台商们有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平台,实现了独立的劳动力产权、自由择业权、财产权和投资权!
    2012-06-29 09:11:00
    © 2009 ZJLIB All rights reserved